《西游记》记载:“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今日,我有幸踏上了连云港花果山这片古老的土地,去追寻那传说中的仙境与大圣的足迹。“灵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花果山自古便是仙山福地,山中有圣,圣留千年。这次之行,让我们从最高峰玉女峰开始,逐级而下,探访吴承恩笔下的古寺仙洞、庙宇奇石,领略那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之美。
浦芮斯大合影(拍摄于花果山玉女峰)
早上6:30分,清晨的微风还带着一丝微凉,抚摸着脸颊,带着新一天的希望与期许,也带着我们对今天旅途的期盼。去花果山这3小时的旅途,像是一场缓慢流动的诗篇,车轮与孩子们嬉戏构筑的交响乐谱写着远行的旋律,向窗外远眺,天微亮,但风景如画卷般铺洒在远方翻滚的白云上,每一帧都是旅途中被时间抓拍的瞬时艺术。
“一览众山小”(拍摄于花果山玉女峰顶)
来到花果山景区,我们缓步前行,表演的鼓点与商家的招呼声交织。旅途第一站我们乘坐景区交通车沿着盘旋缠绕在山峦的山路来到了江苏省最高峰——玉女峰。站在玉女峰峰顶,眺望四周,山峦起伏,微云弥漫,仿佛置身于天地之间,不禁感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心之豪迈,就在其中。
。
迎曙亭(拍摄于花果山玉女峰)
从玉女峰缓缓下山,首先看到的是迎曙亭。全部由石头堆砌的石亭仿佛看破红尘的老者,守望着这片古老的土地,石头间的缝隙仿佛岁月的眸子,温柔地注视着波涛与云卷,见证着时间的流转与变迁。
猴子(拍摄于花果山)
继续下行,一批猴群立马就映入眼帘,有大猴也有小猴,它们就像是自然赋予这座山的精灵,它们灵动而不失趣味,它们并不怕人,在树上,在围栏上盯着过往的游客,眼神中满满是对食物的渴望。看着猴群,大脑中不禁想象,孙大圣的猴子猴孙是不是也是这般姿态,顽劣不失生动。
水帘洞洞口(拍摄于花果山)
水帘洞洞内(拍摄于花果山)
跟随着阶梯,我们来到了花果山最吸引人的地方——水帘洞。水帘洞,传说中孙大圣的故居,洞口瀑布如席,水声潺潺,正如《西游记》所描写的“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进入水帘洞,洞内幽深莫测,凉风习习,光影摇曳,犹如星星点点汇聚成幻影,仿佛置身于神话世界,耳边不禁回响起:“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这水帘洞,仿佛时光与空间交汇形成的隧道,让我感受到了神话的魅力与现实的交融。
浦芮斯大合影(拍摄于大圣佛像前)
出了水帘洞,不远处便是大圣佛,佛像巍峨,面容慈悲,仿佛在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生灵。仰望佛像,内心自然的感受到一种宁静和超脱,“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形似如来侧脸的怪石(拍摄于花果山怪石园)
三元宫(拍摄于三元宫前)
最后,我们来到了三元宫,它是苏北鲁南地区最具古老、香火最盛的寺庙之一,始建于唐代,盛于宋,清时为皇家寺院,1938年被日军炸毁。近年又得以修复,宫院坐北面南,殿宇依山而筑。寺内香火旺盛,香客不绝,大殿前的两颗千年银杏,一公一母,枝繁叶茂,落叶如金雨,纷飞而落,枝干挺拔而坚韧,是这座古老宫殿的见证者和守护者。
三元宫一角(拍摄于三元宫外)
义僧亭(拍摄于三元宫外)
我们与三元宫僧人对话,说到这座皇家寺院内原有大藏经,后被转移到青岛博物馆了。我们很好奇,问这怎么会到青岛去了。僧人笑着说,我们连云港以前是归属山东省的嘛。至于寺庙在抗战期间被日寇炸毁的原因,僧人说当时花果山一带抗日武装活跃,当年的僧人们有一句话“出家不出国”,积极地参与抗日活动;残忍的日寇将三元宫的僧人们尽数杀害了。后赵朴初老倡建义僧亭,立于三元宫旁。敢于战天斗地的孙大圣的故里,有这样不屈的魂灵永远传承。
之后我们回到山脚,在大门前合完影并一起吃了午餐便结束了这次的花果山之旅。这次花果山之行,让我领略了花果山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也让我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与诗意。正如《西游记》中所言:“凡心一点,便是菩提”。